在贵阳多雨潮湿、地形起伏的环境中,沥青路面的质量直接决定道路寿命与通行安全。专业施工队需精准把控材料、工艺与标准三大核心,以下为关键知识点拆解:
材料选型是适配气候的基础。贵阳施工优先选用改性沥青,通过掺入 SBS 聚合物提升软化点至 70℃以上,增强高温抗车辙与低温抗裂性。针对 “白改黑” 工程,基层需喷洒 Sap 防水粘结剂,采用横向 + 纵向两次涂布工艺,确保与水泥基面紧密粘结,规避雨天渗水问题。矿料需控制含水量≤1%,配合 4-6% 油石比,避免泛油或粘结不足。
核心工艺决定施工质量。摊铺前需预热熨平板至 100℃以上,采用两台摊铺机梯队作业减少接缝,摊铺速度稳定在 2-6m/min。运输车辆需加盖帆布保温,到场温度严格达标,卸料时距摊铺机 20-50cm 空挡等候。压实分初压(钢轮静压)、复压(胶轮碾压)、终压三步,重叠宽度 10-20cm,确保无明显轮迹。
质量标准贯穿施工全程。表面层抗滑指标需符合 JTG 5220—2020 标准,横向力系数不低于 40,构造深度≥0.45mm。每台拌和站需记录沥青温度、石料含水量等数据,改性沥青每日取样检测针入度、延度等指标。施工需避开雨天与 5 级以上大风,开放交通前需降温至 50℃以下,全方位保障贵阳复杂环境下的路面耐用性。